向习总书记看齐
做让党放心群众拥护全面合格的好干部

——学习习总书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论述心得体会
(2018年9月20日)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张同光

期次:第5期       查看:10

这次在党校封闭学习了三天,能够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全面系统地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自身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尤其是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自己感悟良多、受益匪浅,现扼要总结如下。

一、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博大深厚的为民情怀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当今一个时期的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并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总书记为什么要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现阶段发展的一个终极目标?这是我几天来重点思考的几个问题之一。

习总书记青年时代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毕生追求。2015年9月22日,习总书记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提到了他十几岁在延安梁家河村插队时的经历和感受。他讲到,“当时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他很期盼的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应该说,从那时候起,让全国老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美满新生活的情愫就已经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里。特别是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更是他心中永远的牵挂。

2015年10月29日,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又深情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如果现有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让人信服”,“我们有1800万左右的城镇低保人口,对他们而言,要通过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来保障基本生活;对1.3亿多65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增强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对2亿多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要让他们逐步公平享受当地基本公共服务;对上千万在大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等其他常住人口,要让他们有适宜的居住条件;对90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要让他们有一门专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和稳定收入”等等。这都充分彰显了习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他一心为民的博大情怀。

爱祖国、爱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攻坚阶段,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的艰巨任务落在我们肩上。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确实应当真心实意地向习总书记看齐,学习他对人民的深情大爱,坚守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中,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我们各自应有贡献。

二、习近平总书记有着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力

党的十八大主题明确提出“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目标,围绕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提出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作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目标、是总纲,其他“三个全面”则是动力和保障。由此,我们可以体悟到,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所作出的战略决策和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都是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来布局、来谋划、来推进的。

2015年10月29日,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十三五’时期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高度契合,‘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的规划。今后五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强调“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又比如,习总书记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也是为了保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作出的战略决策。为保证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习总书记还提出一些具体的战略举措,比如提出“转方式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补短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防风险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程,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举措。可以说,总书记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以过人的智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开辟了路径、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小康画卷。

作为一个部门或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我们就是要向总书记学习,学习他善于抓住关键、纲举目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战略谋划能力,努力在加强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做好部门或单位的长期发展规划,使自己的部门或单位始终沿着正确道路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三、习近平总书记有着鲜明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

习总书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这在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体现的很充分。2017年7月26日,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是党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确定的”,决策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建立在“初级阶段”这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的。同时对这个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有清醒地认识,非常实际。2015年10月29日,他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

他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还体现在对小康的标准要求上,指出“提出的目标要求是对全国的要求,各地不可能整齐划一,对一些中西部地区,对一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特别是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目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要得到加强,各项事业有明显进步,特别是人民生活、公共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对贫困人口而言,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收入达到脱贫标准。不是说各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都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才是实现了全面小康”。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我们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吊高各方面的胃口”“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

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这也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谛。习总书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工作树立了标杆,可以使我们的小康社会建设能够理性、平稳、有序推进。这也进一步给我们启示:做任何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和继承好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扬求真务实、不尚空谈的工作作风,说实话、办实事、做实功、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做好各自的工作。

四、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

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发展基础相对较差,贫困人口数量多、分布广,情况千差万别,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建设小康社会,难度极大,必须要有攻坚克难的坚强决心和坚韧不拔的强大意志。

2015年11月27日,习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就此讲到,“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2017年6月23日,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又讲到,“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从这些讲话中,我们可以深切感悟到习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斗志。

联系到我们的工作实际,在有些方面、某个时刻,我们缺乏的正是这股精气神,常常导致“雷声大、雨点小”“行百里半九十”等情况出现。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习总书记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誓不休的磐石般坚定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推动每个既定的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五、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创新有效领导艺术

通过学习有关论述,对总书记在推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部署中的领导艺术、工作方法方面也是启发很大、收益良多。比如,就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强调了用好辩证法开展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敢闯敢拼。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善于进行交换比较反复,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在如何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问题时,他提出“下大力气抓重点、破难点”;在如何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问题时,他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的工作方法;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持谁”“谁来扶”,尤其在“怎么扶”的问题上,提出了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工程。可以说这些方法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依据,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创新性、操作性都很强,是习总书记高超领导艺术的生动展现。

另外,他总结出一些十分准确又非常接地气的指导性语言也令人深受启发。比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两不愁、三保障”“谁的孩子谁抱”“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等,既生动活泼、诙谐有趣又饱含哲理、发人深思,无不体现了总书记平实敦和、聪慧睿智的个性魅力。

任何事业在发展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前进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阻力,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越是需要各级干部带头攻坚克难。所以,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总书记看齐和学习,自觉加强学习锻炼,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着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做一名让党放心、群众拥护、全面合格的好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做出新贡献。

总之,这次集中封闭学习,虽然时间较短,但收获却很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把握更加深刻和精准,对总书记本人也是更加崇敬和热爱,必将对自己今后的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